时评:以汉学通文脉 以互鉴筑同心
近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,勉励他们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。习近平指出,得知你们喜欢中文、热爱中国文化,在促进汉学研究和文明互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,我对此表示赞赏。
近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,勉励他们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。习近平指出,得知你们喜欢中文、热爱中国文化,在促进汉学研究和文明互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,我对此表示赞赏。
11月14日至16日,2025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举行。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,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、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及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共同承办,吸引了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、国际组织、中外高校及国际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负责人,驻华使节
为期三天的2025世界中文大会16日在北京落下帷幕。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与会者共同赴约,书写一场以中文为桥的相逢。
从马可·波罗向欧洲展开一幅壮美的东方画卷,到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开西学东渐、中学西传之先河,再到今天“中文热”“汉学热”在全球持续升温,中国文化对世界的“磁吸力”愈发强烈。
联播+近日,习近平主席复信青年汉学家。他在信中强调,汉学源自中国、属于世界,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。习主席勉励青年汉学家“继续与汉学结伴、和中国同行,加强研究阐释,向世界介绍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”。
近日,习近平主席复信青年汉学家。他在信中强调,汉学源自中国、属于世界,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。习主席勉励青年汉学家“继续与汉学结伴、和中国同行,加强研究阐释,向世界介绍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”。
“希望你们继续与汉学结伴、和中国同行,加强研究阐释,向世界介绍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,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。”近日,习近平主席复信青年汉学家,对他们在促进汉学研究和文明互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表示赞赏。
“希望你们继续与汉学结伴、和中国同行,加强研究阐释,向世界介绍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,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。”近日,习近平主席复信青年汉学家,对他们在促进汉学研究和文明互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表示赞赏。
近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,勉励他们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。“得知你们喜欢中文、热爱中国文化,在促进汉学研究和文明互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,我对此表示赞赏。”
近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51个国家的61名青年汉学家,字里行间满是赞赏与期许:“得知你们喜欢中文、热爱中国文化,在促进汉学研究和文明互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,我对此表示赞赏。”这封跨越山海的信,不仅拉近了中外青年的心,更凸显汉学作为中外文明对话“青春密码”的价值
习近平强调,汉学源自中国、属于世界,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。希望你们继续与汉学结伴、和中国同行,加强研究阐释,向世界介绍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,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“希望你们继续与汉学结伴、和中国同行,加强研究阐释,向世界介绍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,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。”近日,习近平主席复信应邀参加2025世界中文大会的61名青年汉学家。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坚持推
摘 要:雷林科是西班牙当代汉学界代表性人物,创《文心雕龙》《牡丹亭》《西厢记》等古典作品西语首译之功。本文结合口述史访谈和文献,探讨其古籍翻译实践与汉学研究之路,以期丰富西班牙当代汉学研究。在翻译实践上,雷林科注重阐释中国文化意涵与美感,探索融通中外、适应时代
“得知你们喜欢中文、热爱中国文化,在促进汉学研究和文明互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,我对此表示赞赏。”近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,勉励他们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。
礼法与秩序——荀子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25年10月29日在山东兰陵举办。会前,“齐鲁访学驻研计划”访问学者、韩国西江大学宗教学系主任、韩国宗教学院院长金在荣接受中国孔子网“汉学中西问”专访,解读荀子礼法思想在当代社会治理、文明对话中的现实意义。
“中国学”作为一门内涵深邃且持续发展的学术领域,与传统“汉学”存在显著分野,其研究视野更具广度与现代性。若要全面把握“中国学”的核心要义,最有效的路径便是将其与传统“汉学”展开系统性对比。
10月14日,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开幕。本届大会以“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”为主题,汇聚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位嘉宾,共同探讨中国的历史、现实与未来。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、文明对话面临挑战的今天,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,中国的
本届大会的主题“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”选得非常正确,一定要在世界视野下来研究中国。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很有必要围绕经济全球化等议题进行对话。特别是,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种去全球化趋势,在此情况下,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美国已不再是自由贸易的基石,很多国
10月14日,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开幕。本届大会以“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”为主题,汇聚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位嘉宾,共同探讨中国的历史、现实与未来。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、文明对话面临挑战的今天,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,中国的
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,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。数百年来,随着中外文明互鉴的不断拓展,外部世界逐步形成了系统认知中国的专门学术。通过“中国学”这扇学术窗口,中国的知识和文化大规模地传播到世界各地。如今,中国发展日新月异,中国与世界的互